一、
明人忍慧強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安獲五種利
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
三者生生處 為諸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
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此是佛行處 智者善思量
【釋義】:
「明人忍慧強」者:所謂「明人者」,即至心持戒之人,能至心持戒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「菩提」者覺也。此心能覺,故光明無量,無明障蔽,全為照了,通達無礙。
「忍辱」者,「忍」即是「忍波羅蜜」,持戒之人,須修「難忍能忍」,能忍者必能生慧,「慧」即是智慧,亦即「般若」。忍是定力,有忍無慧,即成「愚定」,有慧無忍,即成狂慧,忍慧相行具足,方成明慧強人。
既「忍」且「慧」之明人,方能至心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,若戒體清淨,雖尚未成就佛道,即能獲得五種利益:
一者:十方諸佛愍念、守護:優婆塞(夷)戒體清淨者,即是「無上妙寶之藏」,是「上族種性」,故十方諸佛,無不愍念、守護,深恐有所傷害、有所損失。
二者:命終之時,正見心歡喜:至心持戒之優婆塞(夷),對生、老、病、死諸苦,都具正見,無罣礙、無恐怖、無顛倒,因有此正見,故心生歡喜。
三者:所生生處,為諸菩薩友:至心持戒之優婆塞(夷),惡法已除不生,善法滋長,凡無惡業而集善業者,必往生淨土,與諸菩薩善人俱會一處為友,常生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之心,由一生補處而菩薩而佛。
四者:諸功德聚集,戒、度悉成就:能至心持戒之優婆塞(夷),所有功德聚於一身,發無上菩提心,即為無上福田,不但自身戒體清淨成就,且能度化無量無邊眾生,入于佛道,成就道業。
五者:今世後世,性戒福慧滿:至心持戒之優婆塞(夷),除能持六重二十八輕戒外,有此推展,即能一切惡法不生,一切善法成就,雖佛未制戒,亦能自性為戒,故性戒較佛戒尤為週延,故能今世、後世,由性戒而福、慧圓滿。
福慧雙修雙滿,是一切菩薩、諸佛之所願。故云:「此是佛行處」,學修佛道之優婆塞、優婆夷宜為智者,而「善思量」,以期到達最高境界。
二、
計我著相者 不能信是法 滅盡取智者 亦非下種處
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
不生亦不滅 不常復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
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
於學於無學 勿生分別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磨訶衍
一切戲論惡 悉由是處藏 諸佛薩婆若 悉由是處出
【釋義】:
(一)、計我著相者,不能信是法:
「計我」就是執著有我及世間為常住法。因計有我,故著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有相則有分別,分別是煩惱、是結縛。有相則有住,有住者是愚痴。愚痴、結縛,流轉生死,不能出離。「優婆塞戒經」及「在家菩薩戒法」,都為解脫法、解脫法者,不計我、不著相,若計我、著相,與本經、本法不合,故云:「不能信是法」。
(二)、滅盡取證者,亦非下種處:
「滅」就是「寂滅」,有二滅法
一者:滅諸惡行:如梵語「三毘尼」,義譯為滅,是戒行之滅,能滅諸惡。如大乘義章一曰:「若論毘尼,體非是滅,有為行德,能有所滅。故名為滅。又能證寂滅之集,故說為滅。」因此,能滅諸惡,即能取證寂滅之果。
二者:是滅盡六識心、心所,使諸識不起的禪定。不還果如阿羅漢以上的聖者,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於此定。如大乘義章二說:「滅盡定者,謂諸聖人,患心勞慮,暫滅心識,得一有為非色心法,領補心處,名滅盡定。」
是以,凡能滅諸惡及滅六識心、心所者,均已達聖域,都是「上族種姓」而非「下種處」了。
(三)、欲長菩提苗,光明照世間,應當靜觀察,諸法真實相:
所謂「實相」者,是萬有之本處,又名法性、真如、一實、一如、一相、無相、法身、法證、法位、涅槃、無為、真性、真空、實性、實諦、實際等等皆是實相之異名。
「實相」的名字雖有如許之不同,但真正說來,萬法一相,一相即無相,無相即空相。如涅槃經四十說:「無相之相,名為實相。」又頓悟入道要門論上說:「法性空者,即一切處無心是,若得一切處無心時,即無有一相可得,何以故,為自性空故,無一相可得。無一相可得者,即是實相,實相者,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。」
受戒已之由優婆塞、優婆夷,作如此真實的安靜觀察諸法實相,即不計我、助相,而菩提覺性於焉苗長,菩提成就,即得解脫。
(四)、不生亦不滅,不常復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去:
諸法實相,非常住法──不計我、著相,亦非斷滅法──一期斷絕。若行者計著身心皆常住不滅,是為常見;計身心一期而斷絕,是為斷見,二者皆是邊見。涅槃經二十七說:「眾生起見,凡有二種:一者常見、二者斷見,如是二見,不名中道。無常、無斷,乃名中道。」
佛陀倡行「中道」,中道者:不生不滅、不常不斷、不一不異、不來不去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,能行中道,即證入涅槃。
(五)、如是一心中,方便勤莊嚴,菩薩所應作,應噹次第學:
能至心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者,即是「在家菩薩」,菩薩應行中道,于一心中,不常不斷,菩薩戒法非頓悟法門,乃次第修學法門,如經(優婆塞戒經)云:「菩薩道者,即是學,即是學果,云何名學?行菩薩道,未能具足,不退轉心,是名為學。已得不退轉,是名學果。」菩薩所應學者,是學修菩薩道,所得學果者,即是菩薩乘果。既成菩薩,即「名為莊嚴」。
(六)、於學於無學,勿生分別想,是名第一道,亦名摩訶衍:
受戒已之佛弟子,於次第學修菩提道,得菩薩果,但不可執著於「學」、「無學」的分別想,若有執,則成常見,常見即邊見,不是第一道。第一道即是「中道」,亦名「摩訶衍」,「摩訶衍」者是梵文的音譯,義譯「摩訶」是「大」,「衍」是「乘」,合之為「大乘」。智度論說:「摩訶衍是大乘法。」菩薩者,自利利他,自度度他,是大乘法。
(七)、一切戲論惡,悉由是處滅,諸佛薩婆若,悉由是處出:
中道之中無戲論,所謂「戲論」就是非理之言論、無義之言論,大日經疏十說:「戲論者,如世戲人,以散亂心、動作、種種身口,但悅前人,而無實義。所作者,亦同於此,故名戲論也。」佛之中道無戲論,所論皆有實義,如最勝王經一說:「實際之性,無有戲論,惟有如來證實際法、戲論永斷,名為涅槃。」是以,一切戲論于涅槃實相處而悉滅。
「薩婆若,」是梵文因譯,若義譯則為「一切種智」,如圓覺經大疏鈔一說:「薩婆若者,此云一切種智,即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也。」諸佛所成者為涅槃,涅槃具一切種智,無義不通達,故云:「諸佛薩婆若,悉由是處出」。
三、
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
過去諸菩薩 已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
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歎
【釋義】:
(一)、是故諸佛子,宜發大勇猛:
「諸佛子」者,即佛陀所有弟子,其中包括出家二眾及在家二眾。若再廣義言之,不但釋迦牟尼佛弟子,即所有佛弟子,都可稱為「諸佛子」。但本偈中所指「諸佛子」,自是專指受在家菩薩戒法之「諸佛子」而言。
「宜發大勇猛」者,即是八正道中的第六「正精進」道,也即是六度中第四度「精進波羅蜜」,受戒已的佛弟子,應勇猛修善法、斷惡法,而此修、斷不可休歇、不可間斷,故唯識論六說:「勤謂精進,於善惡品修、斷事中,勇悍為性,對治懈怠,滿善為業。」
受戒已之佛弟子,至心持戒,修學善業,作為昇進的櫈梯,由此櫈梯才可達於淨域。故維摩詰經佛國品說:「精進是菩薩淨土。」唯精進、自強不息,才可進入淨域。
(二)、於諸佛淨戒、護持如明珠:
凡所有戒,皆為佛制,凡所有佛,皆制淨戒。佛佛平等,故所有諸佛淨戒,都是修善法、斷惡法,成就淨業的行為標準。由「戒」才能生「定」,因「定」才能「發慧」,有「慧」才能「解脫」。所以,一切戒都是昇進的至寶,有如明珠。俗人對珠寶至為珍惜護持,受戒已之佛弟子之於戒法,亦應如明珠一樣護持。
(三)、過去諸菩薩,已於是中學、未來者噹當學,現在者今學:
佛、有過去佛、未來佛、現在佛。過去佛無量無邊,未來佛無數無盡,現在佛則一世界一時僅只一佛,如娑婆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佛一時出現於世。菩薩亦復如是,過去菩薩無量無邊,未來菩薩無數無盡,現在菩薩凡修者必成,沒有一時一菩薩出現于世的說法。所以,受戒已之佛弟子,只要至心持戒清淨,即成菩薩,故本戒法即稱「在家菩薩戒」。
(四)、此是佛行處,聖主所稱歎:
一切諸佛,皆由無數劫修學淨戒而成,由凡夫而聲聞、緣覺、僻支佛、菩薩,最後成就佛道,其中無一不持淨戒者,無戒即不能昇進,不昇進即不能成佛。所有佛皆由持戒而出現。既成佛已即不需持戒,因佛無作犯,且無作犯因。故佛不犯戒,亦不持戒。
凡佛弟子能至心持戒者,皆「聖主」稱歎,所謂「聖主」,即指佛而言。佛對於至心持戒之優婆塞、優婆夷,稱歎為莊嚴、妙香、無上妙寶之藏、上族種姓、大寂靜處、甘露味等等。均為佛稱歎之詞。
四、
我已隨順說 福德無量聚 迴以施眾生 共向一切智
願聞是法者 悉得成佛道
【釋義】:
(一)、我已隨順說,福德無量聚:
「我」者,佛自稱,佛由修善法成就而來,修善法須先斷惡法,斷惡法有賴於戒法。故戒法的成立,完全是佛陀依其修、斷過程而漸次設定的,以現在的話說,是經驗的纍積。所以,此戒法是佛隨順其經驗而說的,並不是無中生有的。而所制之戒,也必是眾生能持並無困難的,所以「隨順」是隨佛的經驗而順應眾生能持而說此戒。
凡至心持戒者,所得福德,全歸其身。故佛說:「直發是心,尚得如是無量利益,況復一心受持不毀。」
(二)、迴以施眾生,共同一切智:
佛陀經無量劫之修學而成為佛,其修學持戒之中,得福德無量。既成佛已,無智亦無得,故以之失於眾生,使眾生因持戒生定,因定發慧,由慧而生薩婆若,成就一切智。受戒已之優婆塞、優婆夷,受佛所施,獲得無量福德而自成就以後,也應將這福德施之於其他眾生。這種相續布施,故謂之「迴施」。
(三)、願聞是法者,悉得成佛道:
願心是一切佛、菩薩行大乘行所必然應具者,佛、菩薩曾聞是法,得無量福德而成就佛、菩薩道。既成道已,故亦發願,願未來無量無邊聞是戒法的眾生,都能成就佛道、菩薩道。這其中的「聞」,是簡說,其真義包括聞、思、修三者。
若只聞戒,而無思、無修,則持戒不能至心,更不能一心。持戒不能至心持、一心持,即不能得無量福德,無福德即不能成就佛道。諸佛福德光明,皆因戒而來,故說:「願聞是法者,即得成佛道。」
歸結說來,此「在家菩薩戒」,莊嚴無上,若至心持戒,依戒修行,必成正覺,成就佛道。故本戒雖分令重二十八輕戒,戒法雖有輕重,但毀戒之惡果則無輕重,凡犯戒者,同墮輪迴之一途。故諸戒品,同會心源,若出家、若在家及無窮眾生,咸具同一佛性。只要依戒奉行,即能斷惡、修善,成辦佛道。既成佛道,徹得心源清淨,則戒法、戒相、戒行、戒體,均成形相,誰為持戒?誰為得戒?已無關宏旨了。
佛在大般涅槃經三說:
「菩薩摩訶薩,修持如是清淨戒時,即得住於初不動地,菩薩住是不動地中,不動、不墮、不退、不散…不為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所動、不墮地獄、畜牲、餓鬼。」
由是可知「在家菩薩戒」法,是行者成就道業與否的分水嶺,能持清淨戒者,即能不動、不墮、不退、不散,反之則猶如水之向下,越墮越深。
佛在大般涅槃經第七又說:
「眾生若不奉持禁戒,云何當得見於佛性?一切眾,雖有佛性,要因持戒,然後乃見,因見佛性,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佛於此此處,已開宗明義,說明持戒見性之重要。佛弟子之所以受戒,當是為見佛性,成就佛道,若不奉持禁戒,云何當得見於佛性?──完──
網主備註:藍色字為菩薩戒經文,黑色字為內容解釋。
發出日期:2010年9月7日星期二晚上 11:20p.m
資料來源:普陀書軒緣整理
明人忍慧強 能持如是法 未成佛道間 安獲五種利
一者十方佛 愍念常守護 二者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
三者生生處 為諸菩薩友 四者功德聚 戒度悉成就
五者今後世 性戒福慧滿 此是佛行處 智者善思量
【釋義】:
「明人忍慧強」者:所謂「明人者」,即至心持戒之人,能至心持戒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「菩提」者覺也。此心能覺,故光明無量,無明障蔽,全為照了,通達無礙。
「忍辱」者,「忍」即是「忍波羅蜜」,持戒之人,須修「難忍能忍」,能忍者必能生慧,「慧」即是智慧,亦即「般若」。忍是定力,有忍無慧,即成「愚定」,有慧無忍,即成狂慧,忍慧相行具足,方成明慧強人。
既「忍」且「慧」之明人,方能至心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,若戒體清淨,雖尚未成就佛道,即能獲得五種利益:
一者:十方諸佛愍念、守護:優婆塞(夷)戒體清淨者,即是「無上妙寶之藏」,是「上族種性」,故十方諸佛,無不愍念、守護,深恐有所傷害、有所損失。
二者:命終之時,正見心歡喜:至心持戒之優婆塞(夷),對生、老、病、死諸苦,都具正見,無罣礙、無恐怖、無顛倒,因有此正見,故心生歡喜。
三者:所生生處,為諸菩薩友:至心持戒之優婆塞(夷),惡法已除不生,善法滋長,凡無惡業而集善業者,必往生淨土,與諸菩薩善人俱會一處為友,常生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之心,由一生補處而菩薩而佛。
四者:諸功德聚集,戒、度悉成就:能至心持戒之優婆塞(夷),所有功德聚於一身,發無上菩提心,即為無上福田,不但自身戒體清淨成就,且能度化無量無邊眾生,入于佛道,成就道業。
五者:今世後世,性戒福慧滿:至心持戒之優婆塞(夷),除能持六重二十八輕戒外,有此推展,即能一切惡法不生,一切善法成就,雖佛未制戒,亦能自性為戒,故性戒較佛戒尤為週延,故能今世、後世,由性戒而福、慧圓滿。
福慧雙修雙滿,是一切菩薩、諸佛之所願。故云:「此是佛行處」,學修佛道之優婆塞、優婆夷宜為智者,而「善思量」,以期到達最高境界。
二、
計我著相者 不能信是法 滅盡取智者 亦非下種處
欲長菩提苗 光明照世間 應當靜觀察 諸法真實相
不生亦不滅 不常復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去
如是一心中 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 應當次第學
於學於無學 勿生分別想 是名第一道 亦名磨訶衍
一切戲論惡 悉由是處藏 諸佛薩婆若 悉由是處出
【釋義】:
(一)、計我著相者,不能信是法:
「計我」就是執著有我及世間為常住法。因計有我,故著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有相則有分別,分別是煩惱、是結縛。有相則有住,有住者是愚痴。愚痴、結縛,流轉生死,不能出離。「優婆塞戒經」及「在家菩薩戒法」,都為解脫法、解脫法者,不計我、不著相,若計我、著相,與本經、本法不合,故云:「不能信是法」。
(二)、滅盡取證者,亦非下種處:
「滅」就是「寂滅」,有二滅法
一者:滅諸惡行:如梵語「三毘尼」,義譯為滅,是戒行之滅,能滅諸惡。如大乘義章一曰:「若論毘尼,體非是滅,有為行德,能有所滅。故名為滅。又能證寂滅之集,故說為滅。」因此,能滅諸惡,即能取證寂滅之果。
二者:是滅盡六識心、心所,使諸識不起的禪定。不還果如阿羅漢以上的聖者,為假入涅槃之想而入於此定。如大乘義章二說:「滅盡定者,謂諸聖人,患心勞慮,暫滅心識,得一有為非色心法,領補心處,名滅盡定。」
是以,凡能滅諸惡及滅六識心、心所者,均已達聖域,都是「上族種姓」而非「下種處」了。
(三)、欲長菩提苗,光明照世間,應當靜觀察,諸法真實相:
所謂「實相」者,是萬有之本處,又名法性、真如、一實、一如、一相、無相、法身、法證、法位、涅槃、無為、真性、真空、實性、實諦、實際等等皆是實相之異名。
「實相」的名字雖有如許之不同,但真正說來,萬法一相,一相即無相,無相即空相。如涅槃經四十說:「無相之相,名為實相。」又頓悟入道要門論上說:「法性空者,即一切處無心是,若得一切處無心時,即無有一相可得,何以故,為自性空故,無一相可得。無一相可得者,即是實相,實相者,即是如來妙色身相也。」
受戒已之由優婆塞、優婆夷,作如此真實的安靜觀察諸法實相,即不計我、助相,而菩提覺性於焉苗長,菩提成就,即得解脫。
(四)、不生亦不滅,不常復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去:
諸法實相,非常住法──不計我、著相,亦非斷滅法──一期斷絕。若行者計著身心皆常住不滅,是為常見;計身心一期而斷絕,是為斷見,二者皆是邊見。涅槃經二十七說:「眾生起見,凡有二種:一者常見、二者斷見,如是二見,不名中道。無常、無斷,乃名中道。」
佛陀倡行「中道」,中道者:不生不滅、不常不斷、不一不異、不來不去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,能行中道,即證入涅槃。
(五)、如是一心中,方便勤莊嚴,菩薩所應作,應噹次第學:
能至心受持六重二十八輕戒者,即是「在家菩薩」,菩薩應行中道,于一心中,不常不斷,菩薩戒法非頓悟法門,乃次第修學法門,如經(優婆塞戒經)云:「菩薩道者,即是學,即是學果,云何名學?行菩薩道,未能具足,不退轉心,是名為學。已得不退轉,是名學果。」菩薩所應學者,是學修菩薩道,所得學果者,即是菩薩乘果。既成菩薩,即「名為莊嚴」。
(六)、於學於無學,勿生分別想,是名第一道,亦名摩訶衍:
受戒已之佛弟子,於次第學修菩提道,得菩薩果,但不可執著於「學」、「無學」的分別想,若有執,則成常見,常見即邊見,不是第一道。第一道即是「中道」,亦名「摩訶衍」,「摩訶衍」者是梵文的音譯,義譯「摩訶」是「大」,「衍」是「乘」,合之為「大乘」。智度論說:「摩訶衍是大乘法。」菩薩者,自利利他,自度度他,是大乘法。
(七)、一切戲論惡,悉由是處滅,諸佛薩婆若,悉由是處出:
中道之中無戲論,所謂「戲論」就是非理之言論、無義之言論,大日經疏十說:「戲論者,如世戲人,以散亂心、動作、種種身口,但悅前人,而無實義。所作者,亦同於此,故名戲論也。」佛之中道無戲論,所論皆有實義,如最勝王經一說:「實際之性,無有戲論,惟有如來證實際法、戲論永斷,名為涅槃。」是以,一切戲論于涅槃實相處而悉滅。
「薩婆若,」是梵文因譯,若義譯則為「一切種智」,如圓覺經大疏鈔一說:「薩婆若者,此云一切種智,即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也。」諸佛所成者為涅槃,涅槃具一切種智,無義不通達,故云:「諸佛薩婆若,悉由是處出」。
三、
是故諸佛子 宜發大勇猛 於諸佛淨戒 護持如明珠
過去諸菩薩 已於是中學 未來者當學 現在者今學
此是佛行處 聖主所稱歎
【釋義】:
(一)、是故諸佛子,宜發大勇猛:
「諸佛子」者,即佛陀所有弟子,其中包括出家二眾及在家二眾。若再廣義言之,不但釋迦牟尼佛弟子,即所有佛弟子,都可稱為「諸佛子」。但本偈中所指「諸佛子」,自是專指受在家菩薩戒法之「諸佛子」而言。
「宜發大勇猛」者,即是八正道中的第六「正精進」道,也即是六度中第四度「精進波羅蜜」,受戒已的佛弟子,應勇猛修善法、斷惡法,而此修、斷不可休歇、不可間斷,故唯識論六說:「勤謂精進,於善惡品修、斷事中,勇悍為性,對治懈怠,滿善為業。」
受戒已之佛弟子,至心持戒,修學善業,作為昇進的櫈梯,由此櫈梯才可達於淨域。故維摩詰經佛國品說:「精進是菩薩淨土。」唯精進、自強不息,才可進入淨域。
(二)、於諸佛淨戒、護持如明珠:
凡所有戒,皆為佛制,凡所有佛,皆制淨戒。佛佛平等,故所有諸佛淨戒,都是修善法、斷惡法,成就淨業的行為標準。由「戒」才能生「定」,因「定」才能「發慧」,有「慧」才能「解脫」。所以,一切戒都是昇進的至寶,有如明珠。俗人對珠寶至為珍惜護持,受戒已之佛弟子之於戒法,亦應如明珠一樣護持。
(三)、過去諸菩薩,已於是中學、未來者噹當學,現在者今學:
佛、有過去佛、未來佛、現在佛。過去佛無量無邊,未來佛無數無盡,現在佛則一世界一時僅只一佛,如娑婆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佛一時出現於世。菩薩亦復如是,過去菩薩無量無邊,未來菩薩無數無盡,現在菩薩凡修者必成,沒有一時一菩薩出現于世的說法。所以,受戒已之佛弟子,只要至心持戒清淨,即成菩薩,故本戒法即稱「在家菩薩戒」。
(四)、此是佛行處,聖主所稱歎:
一切諸佛,皆由無數劫修學淨戒而成,由凡夫而聲聞、緣覺、僻支佛、菩薩,最後成就佛道,其中無一不持淨戒者,無戒即不能昇進,不昇進即不能成佛。所有佛皆由持戒而出現。既成佛已即不需持戒,因佛無作犯,且無作犯因。故佛不犯戒,亦不持戒。
凡佛弟子能至心持戒者,皆「聖主」稱歎,所謂「聖主」,即指佛而言。佛對於至心持戒之優婆塞、優婆夷,稱歎為莊嚴、妙香、無上妙寶之藏、上族種姓、大寂靜處、甘露味等等。均為佛稱歎之詞。
四、
我已隨順說 福德無量聚 迴以施眾生 共向一切智
願聞是法者 悉得成佛道
【釋義】:
(一)、我已隨順說,福德無量聚:
「我」者,佛自稱,佛由修善法成就而來,修善法須先斷惡法,斷惡法有賴於戒法。故戒法的成立,完全是佛陀依其修、斷過程而漸次設定的,以現在的話說,是經驗的纍積。所以,此戒法是佛隨順其經驗而說的,並不是無中生有的。而所制之戒,也必是眾生能持並無困難的,所以「隨順」是隨佛的經驗而順應眾生能持而說此戒。
凡至心持戒者,所得福德,全歸其身。故佛說:「直發是心,尚得如是無量利益,況復一心受持不毀。」
(二)、迴以施眾生,共同一切智:
佛陀經無量劫之修學而成為佛,其修學持戒之中,得福德無量。既成佛已,無智亦無得,故以之失於眾生,使眾生因持戒生定,因定發慧,由慧而生薩婆若,成就一切智。受戒已之優婆塞、優婆夷,受佛所施,獲得無量福德而自成就以後,也應將這福德施之於其他眾生。這種相續布施,故謂之「迴施」。
(三)、願聞是法者,悉得成佛道:
願心是一切佛、菩薩行大乘行所必然應具者,佛、菩薩曾聞是法,得無量福德而成就佛、菩薩道。既成道已,故亦發願,願未來無量無邊聞是戒法的眾生,都能成就佛道、菩薩道。這其中的「聞」,是簡說,其真義包括聞、思、修三者。
若只聞戒,而無思、無修,則持戒不能至心,更不能一心。持戒不能至心持、一心持,即不能得無量福德,無福德即不能成就佛道。諸佛福德光明,皆因戒而來,故說:「願聞是法者,即得成佛道。」
歸結說來,此「在家菩薩戒」,莊嚴無上,若至心持戒,依戒修行,必成正覺,成就佛道。故本戒雖分令重二十八輕戒,戒法雖有輕重,但毀戒之惡果則無輕重,凡犯戒者,同墮輪迴之一途。故諸戒品,同會心源,若出家、若在家及無窮眾生,咸具同一佛性。只要依戒奉行,即能斷惡、修善,成辦佛道。既成佛道,徹得心源清淨,則戒法、戒相、戒行、戒體,均成形相,誰為持戒?誰為得戒?已無關宏旨了。
佛在大般涅槃經三說:
「菩薩摩訶薩,修持如是清淨戒時,即得住於初不動地,菩薩住是不動地中,不動、不墮、不退、不散…不為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所動、不墮地獄、畜牲、餓鬼。」
由是可知「在家菩薩戒」法,是行者成就道業與否的分水嶺,能持清淨戒者,即能不動、不墮、不退、不散,反之則猶如水之向下,越墮越深。
佛在大般涅槃經第七又說:
「眾生若不奉持禁戒,云何當得見於佛性?一切眾,雖有佛性,要因持戒,然後乃見,因見佛性,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佛於此此處,已開宗明義,說明持戒見性之重要。佛弟子之所以受戒,當是為見佛性,成就佛道,若不奉持禁戒,云何當得見於佛性?──完──
網主備註:藍色字為菩薩戒經文,黑色字為內容解釋。
發出日期:2010年9月7日星期二晚上 11:20p.m
資料來源:普陀書軒緣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