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

壹、釋題

一、戒本的種類

  菩薩戒本有兩種,一種是出自「梵網經」,「梵網經」上的菩薩戒本通出家二眾,其戒有十重戒四十八輕戒。
  這個菩薩戒本則出自於「優婆塞戒經」,此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,這個戒本在第三卷十四「受戒品」中。其戒僅有六重二十八輕戒,其適用的對象,僅是在家二眾,這是與「梵網經」菩薩戒本有著戒條多少、戒體輕重、 對象不同等三個分別。

二、在家

  「在家」是對「出家」而說的。「出家」就是出離俗家的家庭生活,修沙門的淨行,如維摩詰經方便品說:「維摩言: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是即出家」由此可知,「出家」除了離開俗家作沙門外,最重要的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「在家」就是不必離開家庭,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則不分出家、在家,凡是佛弟子,都是要發此心的。
  「出家」有二眾,就是比丘、比丘尼;「在家」也有二眾,就是優婆塞、優婆夷。這二眾佛弟子,受戒的順序有些分別:「在家」二眾,須先受三皈依,次受五戒,再受菩薩戒。至於「出家」二眾,先受沙彌戒、後受具足戒、再受菩薩戒。但也有說受具足戒者,即成菩薩。
  所謂「家」,依雜阿含經說:「處於居家,樂則同樂,苦則同苦,在所為作,皆相順從,故名為家。」由這,可見「家」有樂(世俗之樂)也有苦。苦與樂都是無常、是變易法,是生滅法,是纏縛,不能解脫,故宜出家。
  依修持說,佛弟子亦可分四類:即心出家身不出家、身出家而心不出家、身都心出家、身心都不出家。這就包含了所有佛弟子分類。在這四類佛弟子中,以第三類「身心都出家」者,最難能可貴,其次以第一類「心出家而身不出家」者,也夙具善根,極為難得。至於第二類「身出家而心不出家」者,非常可惜,因為身入寶山空手而過。其第四類「身心都不出家」者,就等而下之,是最可憐憫的愚癡之輩了。
  接受「在家菩薩戒」的佛弟子,應屬第一類「心出家而身度出家」者,其心勇猛精進,是「身出家」的梯櫈,只要再往上跨一步,就是「身心都出家」的第三類佛弟子了。

三、菩薩

  「菩薩」是梵語「菩提薩埵」的簡稱。「菩提」義譯為「覺」,「薩埵」義譯為「有情」,合起來就是「覺有情」。
  「覺有情」有二種意義:一是菩薩本身原來是「有情」,但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故本身已成為「覺有情」了。其二是,已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,已發悲願度脫眾生,以弘法利生唯一目的。眾生無量、無數、無邊,所以必須盡未來際,去覺醒所有迷夢眾生,離苦得樂,同登彼岸而後止。因有這兩種意義,故知菩薩是上求菩提,下化眾生,是自覺覺他、自利利他的聖者。
  「菩提」是梵語,義譯共分兩種:舊譯為「道」,新譯為「覺」。「道」是通義。「覺」是「覺悟」之別義,而其所通、所覺之境有理、事二法。理者就是涅槃,是斷煩惱障而證得的最高境界,可通三乘。事者就是為化解一切有為法,是斷所知障而知諸法實相的一切種智。是入涅槃之因,故又可稱為大菩提。
  「道」是一切聖賢都希望獲得的東西。如孔子也說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由此可知「道」是聖人追求的,只是追求的方法與所得的結論,有正邪和究竟不究竟之分別而已。凡是正道、究竟大道,都是上求下化的,孔子的「仁道」在發揮:「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阿愛物」的精神,是為此世眾生自覺覺他、自利利他。佛道更勝一籌,不但要使現在世的眾生離苦得樂,「佛道」較之「仁道」就更為究竟了。
  儒家發之於外的是「仁」,佛家發之於外的是「慈悲」,「仁」與「慈悲」都屬道德範疇,所以「道」有時被視之為「道德」。就是說:對眾生有德者才能稱之為「正道」,無德者即應被稱之為「邪道」,是以,有德、無道,多以有德、無德以為價值判斷。佛弟子發菩提心,度脫眾生,才是「道」的最高境界。也是「德」的臻於圓滿境地。
  儒家之道,是有差等的,故孔子說:「親親之殺,尊賢之等,禮所生也。」由此乃推演出「親親而仁民,仁民而愛物。」的先後次序。但菩薩以提供道去救眾生,就無差等了,而是以平等心去等視一切眾生,因為菩薩能以平等心救眾生,才被尊之為「覺有情」的──菩提薩埵。

四、戒

  (一)、戒的功用:
  「界」的功用,是為防護制身、心過患。 也就是規定佛弟子那些事可以做,那些事不可以做的生活標準和信條,不可有所逾越,不逾越者為守戒,逾越者為犯戒。
  (二)、戒能止惡法生善法:
  眾生有身、口、意三業,業如火炎,能燒行人,故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上說:
  「持戒最第一,戒為清涼地,可生滿善華。亦如熾盛火,燒去諸惡草。行者善持戒,如鳥飛虛空,不畏生死趣,不墮惡道中,……一切諸如來,安穩住涅槃,斷諸惡趣道,皆由持戒故。」
  (三)、戒能生殊勝功德:
  行者持戒,善業成就,即能生殊勝功德,瓔珞經說:
  「受菩薩戒者,即於此身一念之中,具足八種殊勝功德:
  一者趣道場殊勝  二者發心殊勝  三者福田殊勝   四者功力殊勝
  五者滅罪殊勝   六者受胎殊勝   七者神通殊勝  八者果報殊勝。」
  (四)、是菩薩必發大願:
  受了菩薩戒的佛弟子,守戒清淨,即成菩薩,過去菩薩都發大願,受菩薩戒後之菩薩,亦應發大願:願永不捨戒,淨戒律儀乃至菩提,終相隨身不離。菩薩為何須發大願?優婆塞戒經中,善生曾因此問佛:
  「佛有三十二相,何人能夠具有?」
  佛答:
  「唯智者有之。」
  又問:
  「如何之人為真正智者?」
  佛答:
  「若善發無上之大願,是名智者。」
  佛接著闡釋發大願之利說:
  「善發菩提心,願使眾生做身、口、意等善業,將來所收之果,一切亦如之。」
  菩薩須具備了「智」才可以度眾生,故佛陀教示菩薩的願德說:
  「離諸障礙,無有放逸,離身、口、意一切惡業,常為眾生作大利益,為利益眾生,不貪身命,利益眾生,莫求恩報。」
  是以,凡已是菩薩者,必須發無上大願,這種大願,不是為自己貪身命,也不是為圖眾生恩報,而是無住、無執、無著、無相的大悲行願。
  佛陀曾發五百大願,法藏比丘──彌陀如來曾發四十八大願、普賢菩薩曾發十大願。諸凡所有佛、菩薩都曾發願,雖然所發願數有多、寡之分,但歸納起來,可分成四大願,即所謂「四弘誓願」,即:
  無邊眾生誓願度──相當於觀世音菩薩的大悲。
  煩惱無盡誓願斷──相當於普賢菩薩的十大行為。
  法門無量誓願學──相當於文殊菩薩的罷悲智。
  無上佛道誓願成──相當於釋迦如來的無上願。
  大慈悲願是等視眾生,無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大行願是攝律儀戒,斷諸惡、修諸善。大悲智願是獲取自度、度他智慧,無智即不能悟,無悟即不能解脫。無上願是不受時空、法數的限制,眾生不空,誓不成佛,即無上願。

五、本

  「本」有廣義、狹義兩種意義:
  廣義說:「本」就是一切事物的根本,在修持方面說,「本」就是道德的基礎,故儒家有「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」的說法,「本」立了,才可以生「道」。佛弟子須以「戒」 為本,戒能清淨身、口、意三業,由凡成聖。是以,佛弟子持戒,即是「務本」。若不以「戒」為本,則永遠是個凡夫,自己尚不能得度,何能度脫眾生。
  狹義說:「本」就是「書本」,就是由六重二十八輕的戒條,彙集而成的書本。
  「在家菩薩戒本」應如以上的釋義。

發布日期:2009年10月20日星期二上午6:34a.m
資料來源:普陀書軒緣整理